|
3D打印报价套路陷阱知多少发表时间:2019-04-13 15:11网址:http://www.spjiang.com 作为制造行业的朋友,很多人都知道QQ群里,满屏的你需要3D打印3D吗?以加被加好友,然后还是你需要3D打印3D吗。很多公司业务员宣称3D打印1元/克起、0.8元/克起,更甚至有0.6元/克起。从营销角度来讲“起”这个字本身就有着满满的商业销售套路,相信很多朋友报价后,都有种被坑,浪费时间的感觉。 做为一名3D智造打印行业的资深人员,今天我将从鲜为人知的技术角度,把3D打印报价的套路向大家全面说明。希望能有助于肃清3D打印行业单价浑沌现状。 图1 1、不必要的厚度 目前几乎所有3D打印服务都是以重量计价,那么您打印的产品是否真的就需要那么重呢?能不能打印薄一点、轻一点,也一样能达到您的要求呢?关于这点,有人对行业内几家报价比较低的单位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所谓的低价,几乎都是将产品的壁厚做得异常厚,有甚至要直接打印实心,才能享受所谓的低单价。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克重单价是低了,但是产品总价却比别人还高。通过报价数字的收集和分析,我们折算出这几家单位的报价都在2~3元/克,有个别的甚至到了4元/克,几倍高于其所宣称的低单价。如下图所示,实心打印和超厚打印的重量及总价格都几倍于合理厚度情况下的打印。 图2
2、摆件导致不必要的层纹 3D打印原理是把材料一层层堆叠起来的,也就是我们说的三维空间XYZ三轴。其中Z轴也就是打印高度是最耗时间的,那么一个产品怎么样的摆设就直接关系到了时间成本。如下图,同一个产品,”摆放方式1”的打印时间成本是”摆放方式3”的3.3倍,但是”摆放方式3”的打印层纹却比”摆放方式1”的少很多,也就是表面更光滑。所以同样的一个产品,不同的3D打印公司做出来,表面质量是不一样的,低价必然意味低质量。 图3 3、设置比较粗的层厚 即使上述第二点摆件是最佳方式,还有一个层厚因素会直接影响3D打印产品的表面质量。3D打印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成本是时间成本,而决定加工时间的就是每层打印的厚度,也就是我们称的“层厚”。很多3D行业从业单位都是以0.1mm层厚的标准进行报价,但为了降低时间成本,而用高于0.1mm的层厚进行3D打印加工。直接产生的问题就是你的产品表面比正常的粗糙,并且如果您没有两个一样的产品对比的话,也很难发现。 图4
4、3D打印支撑损耗的额外计价 在实际3D打印加工中,3D打印的损耗还是比较大的,比如图下所示红色的都是支撑损耗。通常行业的报价公式是:产品体积*1.3(密度+损耗)*单价*特殊产品的上浮系数。不再另加支撑损耗等任何费用,可是有些公司会额外再将这部分损耗加到总价中,导致最终整体成本更高。 图5 5、3D打印后处理加价或偷工减料。 因为3D打印竟争激烈,3D打印价格越来越低,后处理工序也成为了议价的另一个筹码。一般3D打印产品,后处理工艺流有主要有:1、清洗和后固化。2、去除支撑点。3、打磨层纹及抛光。很多3D打印公司也会在这个环节上做文章,比如省掉一些后处理工序,这必然导致产品表面质量的下降。或者报价时,先按克重及便宜的单价再加上很高的后处理价格,导致整体3D打印价格更高。 通过以上几点,把3D打印的主要工艺及价格因素分析得很清楚了。建议有需求3D打印的朋友或公司,除了可以多找几家3D打印公司作对比外,还可以自己先核算一下成本。自己做3D打印成本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一般中小型产品零件,可以直接用产品研发设计类软件(Creo、Proe、UG、SW)计算出体积再乘1.3系数,即是产品的3D打印重量。或者在以上软件里,直接用1.3的密度,计算出重量也就是是产品的3D打印重量。 2、大的实心产品,比如工艺、雕塑类的产品,一般要作抽壳处理,也就是做成薄壁的,一般要和产品研发工程师确认,让其评估做到多少的壁厚合适。 3、对于不熟悉3D设计软件的朋友,可以使用轻量级的3D打印报价软件或平台。如3DExplorer、3D打印报价系统 等,这些软件设置好相关参数后,可以傻瓜式报价,并可以导出专业报价单。 曾经,一位主持人常说:“透过现象看本质”,不管是合作或是相处朋友,一定要看清对方隐藏在表象后面的人性本质。 最后希望所有3D打印相关单位都能得到长期、稳定、高品质、价格合理的3D打印产品和服务。厦门上品匠科技,旗下3D智造打印(www.3dzhizao.cn),不止是做3D打印。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3D打印、手板制作、逆向抄数、工业设计等服务。快速为客户提供手板模型全流程整体解决方案。
文章分类:
行业资讯
|